在繪畫上,色彩是視覺藝術傳情達意的工具,而「印象派」的作曲家,也試著將音樂做相同的
表達。由於受到繪畫的影響,作曲方式也不再著重於情感抒發和故事講述,與繪畫相同的,嘗試的
帶出創作景物的氣氛。換句話說,「印象畫派」感受光線所造成的明暗、色彩變化,對顏色的運用
有著不同於以往的觀點與方式;「印象樂派」的作曲家們,則藉由不同的樂器、新的和弦結構、進
行方式,來呈現新的音樂色彩。在作曲技巧上,不再拘泥於傳統的抒情旋律、曲式、和聲,甚至推
翻了沿用已久的大、小調音階。這許多的改變除了受到繪畫的影響外,1889年在巴黎舉行的「世界
博覽會」亦為德步西注入新的音樂能源。(Bailie, 1999, 161)即使管弦樂團還是屬於大型編制,卻
不再製造大的聲響。盡量發揮樂器本身的可能音色,創造比較沒有起伏的旋律、不規則的樂句、不
清晰的曲式結構,把和聲視為色彩效果的運用,而不再以其功能性為考量。所創作出來的音樂,可
謂為製造主題的氣氛而非定義,影射其感覺而非陳述。(Stolba, 1998, 565-567)至於製景的過程和
畫面的呈現,則由聆賞者自行發揮。
再進一步探討「印象派」的作曲技巧時,我們可以先歸納出幾個不同的單元:旋律、和聲、節
奏、曲式和音色。
(一)旋律: 不再使用傳統的音階,而由六個音組合成的「全音音階」(Whol-tone Scale)為主
(如:C、D、E、F#、G#、A# );如此一來,每個音都有自己的獨立性,不再像以往
的古典音樂特別倚重某些音(例如調性中的主音和屬音),同時其旋律的樂句線條也
印象主義之繪畫與音樂探索89
較不明顯。
(二)和聲: 開始使用不被古典音樂所接受的「不協和和聲」,甚至不解決不協和和弦,其目的也
是嘗試不同音的組合可能會產生的效果;並且開始喜愛使用以前禁止的平行和弦,避
開了傳統的和聲進行;(Kamien, 1996, 454)(見譜例 德步西《雲》, mm11-15)削
弱從前終止式的強烈力量。除了盡量不受傳統束縛,也嘗試新的和弦組合---九和弦
(Ninth Chords);由五個音(C、E、G、Bb、D)組合而成的九和弦,具有一種奇特
性,前三個音是大調的主和弦,後三音是小調的主和弦,兩者一加,則成了介於兩調
之間的模糊和聲。
(三)節奏: 打破長久以來固定的拍號,和強調每一小節第一拍為重拍的觀念,在作品中開始了不
同拍號的使用,作曲家依自己作品的風格和技巧,靈活變換著使用。因此,第一拍為
重拍的習慣消失了,不僅增加了樂曲的流暢性,用來描繪如夢、如幻、如詩的氣氛或
意象,更加適切了。
(四)曲式: 不再使用以動機發展與和聲機能為主的曲式, 如: 奏鳴曲( S o n a t a ) 、賦格
(Fugue);也較少創作冗長的交響曲(Symphony)和協奏曲(Concerto)。較多的
作品是短而略帶抒情意味的樂曲,如:前奏曲(Prelude)、夜曲(Nocutrne)和較
自由的阿拉貝斯克(Arabesques)等小品。「印象派」作品也如同繪畫一般,經常附
加上標題,使人更能體會了解作品的意境,以德布西為例,曾出現的就有《月光》
(Clair de lune)、《雲》(Nuages)、《雨中庭院》(Jardins sous la pluie)等,不
勝枚舉。
(五)音色: 浪漫時期的音響效果,在此已不復見;樂器的使用手法上,也不再是一成不變。在弦
樂器方面,經常再做分部的處理,甚至加上弱音器,改變原有的音色。如此一來,先
前經常扮演主旋律地位的情況,產生了變化。木管樂器開始較常有獨奏樂句出現,尤
其是長笛、雙簧管和英國管;而長笛又有別於一般作曲家的用法,反而常取其低音域
渾厚的音色,而非其較為人熟悉的高亢明亮音域。至於銅管樂器響徹雲霄的音量和音
色,與其他樂器配搭顯然突兀,但卻不因而摒棄不用;配合弱音器的使用,小號和法
國號彷彿罩了神秘的面紗,這樣特殊的效果,自然不是用來增加音量,而是巧妙地增
添音色與氣氛。「印象派」的作曲家在管弦樂法和配器法上大量琢磨,製造出有別於
過往的音樂色彩,更在樂句處理(articulation)上花功夫,使其能突顯描繪主題的背
景與氛圍。(Grout, 1996, 663-667)
- May 17 Sat 2008 00:39
用音樂的五要素討論印象派畫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